一、专业概述
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工业互联网的体系结构、技术原理、应用开发和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。学生将学习工业互联网的感知层、网络层、平台层和应用层的相关技术,包括传感器技术、物联网通信技术、云计算技术、大数据分析技术、工业软件应用开发等。
二、培养目标
具备扎实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基础,掌握工业互联网的体系结构、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。
能够熟练运用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进行设备联网、数据采集、数据分析和应用开发。
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,能够在工业互联网项目中承担系统集成、运维管理和技术支持等工作。
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能够适应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。
三、主要课程
计算机网络基础: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、体系结构和协议,为工业互联网的通信提供基础。
传感器与检测技术: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,掌握数据采集和检测的方法。
物联网技术:学习物联网的概念、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,包括物联网通信、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应用开发等。
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:掌握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、组成和应用,能够进行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调试和维护。
云计算技术:学习云计算的概念、架构和服务模式,掌握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管理。
大数据分析技术:了解大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流程,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,能够从工业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。
工业软件应用开发:学习工业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工具,能够开发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程序。
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:了解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,掌握工业互联网安全的技术和方法。
智能制造技术:学习智能制造的概念、模式和关键技术,了解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。
四、实践教学
实验课程:通过实验课程,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,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,提高实际操作能力。
课程设计:学生将分组完成课程设计项目,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实习实训:学校与企业合作,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,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了解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,积累实践经验。
毕业设计:学生将在毕业前完成毕业设计项目,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,解决实际问题,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五、就业方向
工业互联网工程师:负责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规划、设计、实施和维护,包括网络搭建、设备联网、数据采集和分析等。
物联网工程师:从事物联网系统的设计、开发和维护工作,包括传感器应用、物联网通信和物联网平台管理等。
大数据分析师:对工业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,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,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。
工业软件工程师:开发和维护工业软件,如生产管理系统、供应链管理系统等,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。
智能制造工程师:参与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,推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,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益。
系统集成工程师:负责将不同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和系统进行集成,实现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。
工业互联网安全工程师:保障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安全,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。